国庆档口碑第一!《志愿军》靠什么逆流而上?

 2024-06-27 阅读:649 点赞:792

原标题:国庆档口碑第一!《志愿军》靠什么逆流而上?

1905电影网专稿 猫眼9.7、淘票票9.5、豆瓣开分7.3,导演的抗美援朝战争大片,在三大平台上拿下今年国庆档新片口碑第一。

“难度非常高,有情感浓度的战争片”、“许多次热血澎湃,在大银幕前悲喜交加”“在国庆看意义非凡”......不少观众在影片上映后给出了超出预期、意料之外的评价。

近年来,围绕抗美援朝题材展开创作的电影频出。当观众看多了这类作品,怎么避免审美疲劳?怎么继续突破创新?怎么进一步吸引观众,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与共情?这些困难挑战都摆在《志愿军》面前。

作为三部曲的序曲,《志愿军:雄兵出击》展示了它的答案:在巨制规模的全力打造下,以全景视角、群像史诗纵横抗美援朝的历史,讲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三十年前,《大决战》系列以全方位、立体式图景再现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此后,再无出现如此宏大拍法的国产战争片。如今,《志愿军》尝试回归、探索,试图拍出一部属于这个时代的战争史诗,这是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从未有过的新尝试,也是一条异常艰难,逆流而上的新路。

《志愿军》的创作有多难?

与以往抗美援朝题材电影不同,《志愿军》三部曲不是小切口叙事,不仅限于描写一、两场战役,而是以全景式、多维度的方式来刻画新中国的这场“立国之战”。

这样致力于把抗美援朝的故事拍出新意的构想,《志愿军》的创作注定不容易。原本系列计划拍摄上下两部,但要全面展现从入朝参战到签署停战协议的抗美援朝战争始末,两部电影的格局根本无法容纳所有的故事内容,因此形成了三部曲。

在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故事从党中央决策出兵、志愿军初入朝鲜展开,一一呈现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首战告捷的两水洞战斗、第二次战役中38军奔袭三所里战斗,以及松骨峰阻击战三场重要战斗,强化了历史的真实。

除了正面交锋的战场,伍修权带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亮相联合国的情节更是有别于其它抗美援朝电影,带来一种全新的叙事视角。

第二部将继续讲述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整体视线转向第63军,重头戏落在铁原阻击战。第三部则聚焦抗美援朝战争后半程,双方边打边谈,主要角色人物也将有完整的结局。

“一般来说一场战斗,可能看百万字左右的资料就够了,但我们这部电影涉及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大小小几十场战役、几百个人物,这部分的资料掌握就是很大的一个难点。”海量的历史资料加大了剧本前期准备的工作量,编剧张珂说,他把《抗美援朝战争史》上下两册读到卷边散架,找许多军事、历史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闭关创作剧本。

《志愿军》的创作难度既在于叙事篇幅之宏大,也在于人物塑造之庞杂。

影片谱写的不是简单一个人或一支队伍,而是上到领袖将帅、联合国参会代表,下到军长、师长、连长和普通战士的抗美援朝群像,出场人物达200多个。

电影里的真实历史角色,不仅限于还原历史原型,更难的是突出他们的“人情味”。

在对伟人毛泽东的描摹中,我们得以找到新中国“为什么打”的理由。从身先士卒挺进前线摸清战况的彭德怀身上,看到他的豪迈乃至困顿。想像父亲一样在28岁干大事的毛岸英,宛如一道“白月光”,闪耀着对父亲的崇拜与个人的责任担当。在松骨峰上与敌人血战到底的三连战士,诠释了什么才是“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对人物群像的构建还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穿插了多个符合历史逻辑的虚构人物。他们的成型浓缩着那些没有被历史记载名字,却集中代表着抗美援朝精神的无数人。

如编剧张珂所说,“这部电影的目标是既要让观众看明白三年抗美援朝是怎么回事,又要去理解那个时代、那场战争中,普通的中国人、志愿军他们的心灵。”

比如李默尹,他受命奔赴朝鲜战场,深入前线学习现代化战争,这个设定在以往影视剧中从未出现过。在第一部故事结尾处,揭示了李默尹的儿子李想和女儿李晓,他们三人将架构起一个中国式家庭在抗美援朝战场里的亲情力量。

《志愿军》的故事将宏观与微观的笔触相融合,陈凯歌认为,“不仅要有规模浩大的历史长途,同时要融入人物个体的命运,只有当命运和史实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产生非常巨大的爆炸力。”

历经18稿修改、100多次会议、1000多个小时会议录音、总量30万字剧本,13万字终稿剧本......《志愿军》从落笔之际显然就在挑战一条更险峻的创作之路。影片开机拍摄后,更是难上加难。

《志愿军》的制作有多难?

“什么电影要拍这么长的时间?我干这行四十年,头一回,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志愿军》三部曲杀青后,导演陈凯歌感慨,这是他从影四十年来遇到的最为艰苦的一次创作。

影片采取三部连拍的模式,从2022年夏季开拍,历经春夏秋冬,拍到今年盛夏正式杀青。全剧组上下并肩而战399个日夜,制作规模之庞大,拍摄时间之漫长,参与人员之繁多。

摄影组和照明组超过300人,松骨峰阻击战这场戏,最多就有8台摄影机同时拍摄。

摄影指导曾与陈凯歌合作,拥有处理史诗大片光影效果的丰厚经验。他也认为《志愿军》是从影以来拍过最难的一部戏,“只是做灯光的实验各种筹备就花费了半年多,再加上大量的案头准备,文字体量可能跟剧本差不多了,再就是镜头、机器组合的选择,也经过了很多实验。”

全片拍摄400多个场景,涵盖实景、内景、场景搭建和战场的特技镜头。比如在苏联、美国、中国的不同内景,都要搭配不同的摄影、灯光风格去做差异化的呈现。陈凯歌海提出要“文戏武拍”,摄影机经常要动起来,运动镜头的拍法加大了拍摄难度。

上万张设计稿和概念图、100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的拍摄场地、1.1万平米的道具库、十万多件道具......庞大的美术场景和服化道体量同样令人难以想象。

剧组到丹东实地考察、测绘,并结合历史资料1:1还原出鸭绿江大桥;中南海场景搭建耗时三个多月,中南海几进的院落占地接近一万平,陈凯歌看到置景后都感叹“以后不会再有了”。

拍一场麦田戏,剧组愿意花两年时间开垦荒地、种植两茬麦子,每天施肥浇水。松骨峰上的花,也是剧组去撒花籽、施肥长出来的...主创用“匠心精神”去努力实现场景的真实感,一切就是为了让观众可信。

美术指导陆苇说,导演对美术的要求是需要中式审美,每个景得具备独特性,“还要把一些有温度、有情感、有艺术表现力的东西融进去。”

比如松骨峰原本没有松树,是后移植过去的,它与战士们一起经历战火,战役结束后依然活在那里。松树的视觉化设计象征着松骨峰战士们的毅力与勇敢,这一置景背后的涵义温暖又浪漫。

在演员方面,全组上下有4000多位演员参与其中,剧组每天要准备上万份餐食,每天拍摄消耗约十箱的卸妆纸...战场上的他们身着军装,要在不同季节克服高温、寒冬、风沙等天气,在荒山、战壕里匍匐、作战,真枪真打,真实经历爆炸场面。

可以看出,《志愿军》剧组就像一台复杂的重型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必须严丝合缝,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条不紊,这台机器才能流畅运转,《志愿军》的成功摄制也证明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强大能力与进步。

历史在远去,英雄在逝去,抗美援朝的故事必须有人去讲述,这样的创作路线和制作规模也必须有人去实践。《志愿军》就是选择了一条艰难但有必要的道路。

陈凯歌说,“没有尊重,没有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诸多的感性、诚实,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样一部电影里的创作里去。”

中国战争电影的格局需要扩大,思想主题需要深化,表现形式需要革新。《志愿军》对此做出的探索和冒险,在上映后获得越来越多观众的盛情反馈,证明了这条路是切实可通的。

这也是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期待,呼吁更多认真踏实、挑战自我的创作,才有机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