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河边的错误》是不一样的犯罪片,余华称赞朱一龙为“艺术家”

 2024-06-27 阅读:897 点赞:276

原标题:《河边的错误》是不一样的犯罪片,余华称赞朱一龙为“艺术家”

朱一龙主演的电影《河边的错误》终于上映了。我是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看的首映,虽已过去一周多的时间,但有些画面还是历历在目。

比如一把柴刀在老妇人背后举起的画面,比如朱一龙和康春雷在河边往衣服上堆石头的画面,比如朱一龙走向河里潜入水中的画面,如此这般,都会让人想起电影带来的那份神秘而阴郁的氛围感。

在我看来,《河边的错误》是一部很不一样的侦探电影,看完之后余味悠长,特别是对结尾的理解,相信能让很多观众回味并思考。

平遥首映那天,主创的映后交流进行了近九十分钟,堪称国产电影“时间最长”的一次映后活动。据说原本的设定是半小时左右,但是余华老师觉得这太短了,得多留些时间来好好聊一聊。于是,就有了这一个半小时的“最长的映后”。

不得不说,有余华老师坐镇,这场映后交流还是蛮有意思的,也是颇有价值的。余华老师贡献了不少精彩金句,导演魏书钧和主演朱一龙也分享了不少影片的创作故事。

就像映后交流环节提到的那样,影片导演魏书钧在看电影的时候内心是紧张的,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拍摄小说改编的作品,而且还是余华老师的小说作品!但在放映结束之后,余华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仅十分认可导演的创作,还对主演朱一龙的表现用到了“表演艺术家”的溢美之词。

魏书钧用不疾不徐的节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与内心探讨的故事,影片融合了犯罪悬疑的元素,年代感做得很好,视听呈现极具个人风格,片中场景的设计、演员的内心戏、故事的发展、内核的探讨都处理得极富质感与戏剧性,使得影片整体的观感是很有冲击力的。

“马哲”对真凶的追查、对真相的执着、对自己家庭的羁绊、对自身命运与现实的那份无力,是有很大理解空间的——如果你想探索《河边的错误》所传达的真相,或许很有必要二刷。

演员朱一龙的表现显然是值得给予高度肯定的。无论是他外在形象的塑造还是内在性格的演绎,既做到了对原著小说人物的高度还原,又做到了演绎层面的突破。

朱一龙用皮夹克、腋下夹包、烟不离手、眼睛浮肿、表情沧桑的外在造型,将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警察形象塑造得很有代入感;而他在诠释“马哲”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时,通过眼神与表情的变化、人物状态的变化,很好地传递出角色的那份精明、干练的一面,同时又展现了角色敏感、执着、无力甚至崩溃的心理变化。

朱一龙的表演很有层次感,让人物有着鲜明的情绪递进与成长弧线。相信大家去影院感受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影片的上佳质感与演员的出色表现。

不过,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由于影片的表达并不像我们常见的那些犯罪类型片那般简单直接,而是处理得有些含蓄而不那么直观,可能会让部分观众觉得乏味甚至不喜欢......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