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计划回葱省:AI时代,电影人的轴劲依然不变

 2024-06-27 阅读:731 点赞:622

原标题:青葱计划回葱省:AI时代,电影人的轴劲依然不变

“黄渤海,听起来就像是到我家一样,也确实是回家了。”演员黄渤VCR里半开玩笑地说。11月9日,青葱计划,带着新老两代影人的作品回到葱省山东,在烟台市黄渤海新区举办了青葱青年影展。

之所以说回家,不仅是因为山东是导演管虎演员黄渤等电影人的故乡,也是本次影展开幕片《斗牛》的拍摄地,山东这片生长着红高粱和大葱的土地,也因为其顽强的生命力,抚育出了很多耀眼的电影人。

与一般人印象中葱省人的保守和求稳相反,近些年从痴迷考公的山东走出的青年导演,既有脑洞大开,在科幻领域剑走偏峰的孔大山,也有另辟蹊径创造土味恐怖片的马凯,还有郭帆、韩延等在商业类型片领域稳扎稳打的导演。

虽然导演们的风格各有不同,但共通的是山东人如葱一般的坚韧不拔。而这种做电影的轴劲,正与青葱计划不谋而合。

细究起来,这股青葱的轴劲,也来源于山东。

1979年,中文系毕业的黄建新进入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正是祖籍山东莱芜的吴天明。

黄建新导演回忆,与以往年轻人进厂论资排辈不同,吴天明“就跟青葱计划一样,给一些有潜力的青年导演拍电影的机会,给他们提供实际的资金援助。”

在吴天明的鼓励下,黄建新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进修班,又在吴天明的力排众议之下拍摄了极具先锋气息的《黑炮事件》,从而一炮打响。

处女作大获成功后,黄建新又接连拍摄了原创电影《错位》和小说改编电影《轮回》,这三部因先锋性和原创性被称为“先锋三部曲”的电影,让黄建新三度结缘“金鸡”。

本次青葱青年影展,黄建新导演携电影《错位》与青年导演章迪沙,美术指导李淼进行了对谈。

早在80年代末,黄建新导演就开始探索如何在科幻片的类型中表现中国的人情世故,并且大胆尝试鲜明的色彩对比,和用多次曝光的方式实现胶片上的一人分饰两角。

他表示,故事中赵书信这个人物分裂成两部分的创意,既有《猫和老鼠》对启发,也有“真假美猴王”对借鉴,表达的也是80年代特别热门的讨论话题——对人的异化。

导演章迪沙则感慨,中国的科幻电影“应该跟中国的现实紧紧勾连在一起,这才是我们能够拿去跟西方科幻电影竞争的东西。”

曾提携过黄建新、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等导演的吴天明,唯一主演的一部电影正是张杨导演的《飞跃老人院》。在那之后,张杨导演移居大理,开启了《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等藏地文艺电影的创作。

本次他参加影展的影片《火山》也是关于大理的纪录片,尚未在院线上映。谈到《火山》这部作品的创作缘起,张杨导演透露自己受到了《冈仁波齐》创作的启发,拍完《冈仁波齐》之后,他还想用这种完全没有剧本、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新的尝试,这也是他的“大理三部曲”概念的由来。

表示,想通过这三部电影做一些不同的探讨,在对纪实与虚构的不同组合中,探索影像的表达方式。

影展期间,他与著名导演、监制郑大圣,著名编剧、作家阿美以及青葱导演梁鸣一起,分享了文学改编电影的创作心得。

管虎导演本次参展的影片《斗牛》是实打实的山东制作。

导演、编剧、主演都是山东人,拍摄的地点也是在管虎的家乡山东沂南,彼时,电影创作的大环境青黄不接,很少有人去电影院看电影,拍摄了4部电影都不成功的管虎一直积攒着一股劲,借着回家乡临沂拍电视剧《沂蒙》的机会,他看到了赵冬苓的小说,利用电视剧的所有元素去找演员,让演员吸引投资方投资,试试能不能重回电影之路。

在这部既没有资金压力,也没什么票房意识的电影创作中,管虎借着一人一牛,把自己内心郁积了十年的情绪都融入了简单的故事中。

《斗牛》的主题其实就是个“轴”字。管虎觉得中华民族,尤其是山东人,轴是骨子里的,是一种很珍贵的民族特性。

但也就是这股动人的轴劲,吸引了策展人马可穆勒,他将这部电影推荐到了威尼斯电影节,凭借着这股轴劲,《斗牛》成了管虎在40岁重回电影的重要节点。

与《错位》、《火山》、《斗牛》一起放映的,还有大鹏导演的《热烈》和李少红导演的《生死劫》,五部电影组成的“光影潮汐”单元,展示出成熟电影导师在青葱岁月时期的先锋手法,和成熟期仍然蓬勃的创作才华。

与导师作品相对的,是「青葱踏浪」单元。五部影片都是从青葱计划中层层筛选,又有名导监制的青葱导演处女作。

白雪、申瑜、梁鸣、李亘、那嘉佐五位青葱导演分别携《过春天》《兔子暴力》《日光之下》《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街娃儿》,与烟台观众分享了电影幕后的精彩内容,全面地展示了创作的理念与观点。

在《过春天》的映后交流活动上,导演白雪为现场观众阐述了片名的由来:一方面,女主角参与的水客团体每次成功“走水”后,都会在群里面发一句“过春天”;另一方面,这段经历对女主角来有着人生闯关的意味。

尽管是北电导演系本硕科班出身,在遇到青葱计划之前,白雪花了十年时间来过新人导演这一关。

她认为,导演这个职业其实相对来说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晚成的职业,我在这10年的过程中也有过很多次想要放弃,不知道是否可以做这个。

但实际上,心里那团对电影热爱的火是从来都没有被扑灭的,所以后来找到了自己非常想做的题材,加上遇到青葱的平台,就感觉很顺利。

导演申瑜也是晚成派的代表。

在成为一名电影导演之前,她既做过美术助理、执行制片,也担任过纪录片的摄影、录音,还拍摄过大量电视广告,后来她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以研究生身份学习三年,尽管《兔子暴力》的缘起是学校需要提交一部长片毕业作品,但这部处女作公映时,申瑜已经44岁。

生活阅历的沉淀明显给她带来了与其他青年导演不同的视野。她特意提到了自己在青葱计划时的导师李玉,感谢她给予的巨大创作空间以及最及时的引导,让她在一个相对舒适的创作环境中完成了这部电影。

在成为导演之前,梁鸣做过演员,曾在娄烨导演的《浮城谜事》中担任副导演。

处女作《日光之下》断断续续写了六年,他希望在第一部长片作品中讲述与自己的家乡有关的故事,他对黑龙江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东北不是一片衰败景象,它仍然有美丽的一面。

在青葱计划的扶持下,他的处女作在平遥斩获费穆大奖,今年,他与演员吕星辰二度合作的影片《逍遥游》又一次未映先火,不仅再次在平遥影展获奖,也收获了无数业内人士的好评。

更年轻些的导演则更多选择在电影中展现自己的青春故事。

导演李亘的处女作《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即来自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去料理店打工的经历。

同样是北京孩子的导演那嘉佐,处女作《街娃儿》则想要呈现出少年时期的迷茫状态,角色来自于身边人浮光掠影的印象。

他认为,《街娃儿》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监制管虎的帮助。其中最大的帮助在于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

本次的影展,十部电影仅是青葱计划成果的一小部分,八年深耕精作,青葱计划孵化帮助了近三十部青年导演长片处女作。

这些影片在戛纳、柏林、鹿特丹、东京、多伦多、上海、香港、澳门、平遥等海内外电影节展中取得各类奖项并陆续公映。这些处女作又为后续的影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此次回到葱省,青葱计划不仅仅是进行电影放映,还邀请了电影学者戴锦华、声音指导德格才让等业内人士举行了沙龙和公开课等电影活动20场,畅谈电影创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丰富了黄渤海地区群众的文艺生活,也点燃了当地学生的创作热情。

青葱计划导演龙凌云表示,在青葱计划的整个过程就像是上学,不仅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还能跟其他学员一起聊创作。

而影展更像是学堂办到了社会,让普罗大众也可以有机会与电影主创面对面,提升观众审美的同时,也在为未来的创作者们播种新一代的电影梦。

在青葱影展沙龙中,黄建新导演提出了对未来电影的一个想法:AI让人以为你是创造者,但当它不停地给你提供各种版本的时候,人类变成选择者了,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但从本次的青葱影展中,可以看到,青年导演对电影的执着,为电影等待和琢磨数年的轴劲是很难被AI取代的,而这种珍贵的人性光辉,才是电影行业让从业者无比痛苦仍无法放弃的特质。

同样不能被AI取代的,还有中国导演协会和青葱计划的导师们对青年导演的慧眼识珠和细心栽培。这种继承自山东吴天明的力排众议的魄力和对电影不计成本的努力,是精于计算衡量的AI做不来的。

而导协的导演导师们恰恰肯下种葱的苦功夫和牛一般的轴劲,用八年来三十多部作品证明了,在AI时代,电影人的韧性仍然是无法取代的。相信未来,导协的导演导师们还会继续用这股韧性深耕,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更多的新人新作。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