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2023影企年报:多家公司扭亏为盈,开源节流成行业共识

 2024-06-27 阅读:564 点赞:526

每年4月下旬是各大上市公司发布上年财报的日子,电影行业的各大上市公司都会在报告中披露去年的经营状况、目前的项目储备和未来的相关规划。

2023年各家影企的年报显示,在去年,尤其是各大档期的加持下,电影行业上市公司逐渐恢复元气,基本上都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同比增长。中影股份、上海电影、万达电影、光线传媒、横店影视、猫眼娱乐、中国儒意、华谊兄弟等企业在去年业绩向好,或保持盈利势头,或实现扭亏为盈。

各大公司的财报也映射出了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些特点和趋势。在市场方面,重要档期竞争愈加激烈,头部公司“抱团护航”优质内容,剧集业务成新赛道;在放映领域,影院布局思路各异,非票业务、异业合作和特色经营更受行业关注;在产业链其他环节,各个电影公司也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布局,希望能够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拓宽盈利渠道、实现价值最大化。

总体看来,营收状况的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帮电影企业稳住了局面,但电影产业总体看来仍处于复苏阶段,各家都在想尽办法开源节流、奋力发展,而年报中公布的项目储备和未来规划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各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01

多家影企扭亏为盈

中影万达猫眼营收领跑

相对于2022年的低迷,2023年电影市场的复苏让上市影企“缓了口气”,综合财报中电影行业各公司的营收状况来看,产业链各环节都呈稳步恢复态势,来自制片、发行、放映、票务平台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多家公司营收涨幅亮眼。

其中,以院线业务为主的万达电影2023财年营业收入146.20亿元,排在各大上市影企首位。年报中显示,报告期内其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75.6亿元(不含服务费),恢复至2019年的96.4%,高于大盘12.5个百分点;观影人次1.86亿,恢复至2019年的92.7%,高于大盘17.5个百分点,其中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票房超过2019年同期。

万达年报还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万达旗下影院累计市场份额16.7%,连续15年排名行业首位,其中直营影院市场份额为15.1%,较2019年增长两个百分点,单银幕产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

全产业链布局的中国电影全年营收53.34亿元,同比增长82.67%。中影股份年报显示,2023财年,中影股份创作、发行、放映三大业务板块的营收占比为19.5%、38.9%、22.1%,分别增长152.59%、111.75%、78.91%。全年,中影股份出品并投放市场的影片共37部,累计实现票房268.89亿元,占同期全国国产影片票房的58.45%,出品影片在国产影片票房前十中占据6位,共发行电影570部,实现票房413.97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82.93%。

在科技、服务、创新等业务板块,中影股份也表现稳定。研发出了全球首款支持4K/120帧高格式的中影CINITY LED电影屏,该技术从设计、制造到应用全链条自主可控,目前已通过DCI认证与国际标准蓝光检测。中影基地在2023年为近500部影视作品提供了制作服务,并在推动虚拟拍摄、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新技术实践应用上持续发力。

发行和票务两方面发力的猫眼娱乐年度营收47.57亿元,排在第三。猫眼年报中提到,得益于主控发行影片数量和票房占比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且多部参与发行、出品的国产影片票房不俗,其娱乐内容服务业务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106.6%。在电影市场和演出市场复苏的助力下,猫眼2023财年的在线娱乐票务服务营收为22.59亿元,同比增长111.5%。

此外,中国儒意、横店影视、光线传媒、金逸影视、欢喜传媒、幸福蓝海、上海电影、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企业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博纳影业在2023年营收16.08亿元,同比下滑20.06%,年报中将其主要归因于《无名》和《爆裂点》两部主投主控影片表现不及预期,并表示将重新调整储备电影项目的进度,保留公司擅长的题材项目,暂停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积极开拓新题材、新类型的项目。

在净利润方面,中国电影、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光线传媒、欢喜传媒、万达电影、金逸影视实现扭亏为盈,猫眼娱乐盈利大增,中国儒意、华策影视增幅放缓,幸福蓝海和华谊兄弟亏损收窄,北京文化等亏损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回暖行业复苏,但绝大部分电影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依然明显低于2019年,体现出电影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想要修复疫情带来的冲击,恢复电影企业的盈利能力仍需产业链各环节持续努力。

02

电影项目储备丰富

剧集业务成影企新赛道

在年报中,上市影企披露了各自的项目储备,各头部企业依旧在紧锣密鼓抓紧创作。

中影股份的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目前在创作开发中的电影项目约90个,其中原创项目近50个。《只此青绿》《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志愿军 2》等29个项目正在拍摄制作中或等待上映,《追声人》(原名《直播开国大典》)《发明一个夏天》《无人伴奏》《天才翻译家》等20个项目正在筹备开发中。

光线传媒年报披露了近50个预计上映和预计制作的电影项目。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于今年上映,《她的小梨涡》《扫黑·绝不放弃》《透明侠侣》《墨多多谜境冒险》《“小”人物》等有望年内上映,《大鱼海棠2》《去你的岛》等项目均在制作中,《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最后的魁拔》《茶啊二中2》《姜子牙2》等系列动画影片正在前期策划中。

值得一提的是,出品过《大鱼海棠》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光线在动漫项目上储备颇多。除了系列作品外,还有《相思》《妲己》《红孩儿》《二郎神》等动画电影。

总体看来,中影股份和光线传媒项目储备较为深厚,相比之下,其他各家公司的项目存量和内容储备相对单薄,除了资金问题导致的项目延期外,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电影拍摄制作进度被打乱,拍摄制作周期进一步拉长,上映计划不确定性增加也是原因之一。

万达电影主投主控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已定档6月8日,其参与出品的电影《白蛇:浮生》定档8月10日,《误杀3》《有朵云像你》《骗骗喜欢你》《我们生活在南京》等影片也在拍摄和制作中。

博纳影业年报中提到,《传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阿麦从军》《实习爱神》四部影片处于待映状态,另有《蛟龙行动》《克什米尔公主号》《人鱼》《枭雄》等十余个项目正在推进中。中国儒意披露的重点储备项目包括战争片《援军明日到达》、动画片《白蛇:浮生》、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等。

在欢喜传媒的年报中,《酱园弄》《独自·上场》《戏台》计划于2024年或2025年第一季度上映。此外,顾长卫执导,葛优、王俊凯主演的《刺猬》,陈大明执导、张涵予主演的《以父亲之名》,李阳执导,张若昀、钟楚曦主演的《从21世纪安全撤离》,程耳执导,王一博、王传君主演的《人鱼》等项目也在其储备名单中。

在华策影视的片单中,毕赣执导,舒淇、易烊千玺主演的《狂野时代》已在2024年一季度开机,路阳执导的《刺杀小说家2》已经立项。其电影后续上映计划包括《我的朋友安德烈》《亲爱的妈妈》《误判》《我认识我妈妈》《寻秦记》《守阙者》《一品芝麻狐之红线缘》等。

电影产业归根结底是内容产业。从各家的片单中可以看出,多家公司的联手助力高成本影片和热门档期的重要影片成为“新常态”,《志愿军2》《酱园弄》《白蛇:浮生》《人鱼》等影片的名字出现在多家公司的财报中,期待这些储备项目能给市场和观众带来惊喜。

此外,为了丰富产业布局,拓展营收渠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企业开始涉足网剧和短剧业务。

博纳影业出品的剧集《上甘岭》已完成拍摄与后期制作,预计将于年内播出,《濠江潮涌》《狩猎时刻》两部剧集将在今年开机;北京文化的电视剧网剧储备片单中包括了《早安,机长先生》《盛夏缤纷》《少审法官》《微笑吧生活》等项目;华策影视的短剧已经和旗下电影IP相结合,其出品的《刺杀小说家之少女反击战》已经于2023年下半年开机拍摄。

华谊兄弟财报中提到,由孙千、翟子路、田雨主演的剧集《迎风》,由霍建华、张雪迎、田雨、乔振宇主演的剧集《轻年》等已开机制作,在短剧方面,其与阅文集团合作出品的《鸿天神尊》预计将于近期开机制作。

万达电影在年报中表示,电视剧《错位》《四方馆》预计将于年内播出,《正青春》《检察官与少年》《黑夜告白》等剧集正在推进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儒意和万达电影在2023年完成股权交割,万达电影年报中的《检察官与少年》《黑夜告白》也出现在中国儒意的年报中。

03

影院布局思路各异

非票业务、异业合作和特色经营更受关注

持续增长的影院放映市场是中国电影持续多年的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23年,全国影院建设增速趋缓,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新建影院857家,同比小幅增长3.5%,新增银幕数约为2019年的一半。

在电影上市公司中,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横店影视、上海电影、幸福蓝海、金逸影视、博纳影业等企业的业务范畴覆盖影院领域。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各家在影院方面依然坚持投入。

2023年,万达电影新开业直营影院7家,轻资产影院79家,新签约项目约156个;中影股份关停10家控股影院,新开业1家。横店影视2023年共新开23家影院,新增银幕149块;关停影院6家,银幕数33块;幸福蓝海投资并开业影城3家、银幕22张,新签约影城项目16个、银幕101张;金逸影视2023年新签约项目2家,新开直营影城4家;博纳影业新增影城6家。

2024年,影院建设还是战略布局的重点板块,但各家企业思路有所不同。中影股份和博纳影业的思路是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提质增效。中影股份年报中表示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加大自营影院布局力度,巩固提升加盟规模,保持主要经营指标居行业领先,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放映终端市场的竞争力。博纳影业也在年报中提出,将持续补足全国未涉足省市的影院建设。

万达电影的关键词是高端化和轻资产。表示将继续加强和万达广场及市场优秀商业地产开发商合作,加大项目拓展力度,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重点打造旗舰影院,提高直营影院品质和品牌价值,同时继续通过资源共享和提升空间坪效降低影院建设和运营成本,并将优化轻资产模式,发展轻资产影院,提高管理收益和行业地位。

横店影视瞄准了“下沉市场”,提出要向三四五线城市布局。其年报显示,横店影视旗下影院在三四五线城市占比超七成。金逸影视则锚定一二线城市,金逸有过半数影院分布在副省级以上城市,金逸影视希望能通过更强的用户溢出效应,建立优质影院品牌的先发优势。

上影股份和幸福蓝海的策略是“立足当地、放眼全国”。上海电影依托票仓优势,采取上海电影直营影院占据上海影院头部,联和院线积极推进农村院线和教育院线的双赛道格局。幸福蓝海则依托江苏省的区位优势,深耕江苏、两沿(沿江、沿海)发展。与其他院线公司相比,幸福蓝海在乡镇影院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在其年报中也显示,将依托国家和江苏省内乡镇影院发展政策,继续选择有消费实力和市场潜力的优质乡镇落子布局。

院线的会员黏性和影院的粉丝建设也在多家公司年报中被提及。横店影视年报显示,2023年抖音渠道收入同比上年增长 260.17%;社群渠道粉丝规模同比上年增长154.7%,社群渠道收入同比上年增长208%。金逸影视也提到,其在电影营销层面,以电影资讯热点、原创真人探店说电影、节庆营销、路演活动等为主,推出的“D丝建建”说电影、探店等视频栏目深受粉丝喜爱,报告期内其自营电商在总票房产出、新增用户数等经营指标同比2022年增长超100%。

近几年,影院端经营承压,为缓解压力,各大公司将非票业务、异业合作和特色经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万达电影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将加大力度开发更多自研商品,将“原始鲜言”饮品系列化并积极拓展外部销售渠道,打造创新零售场景“花花世界”,提高卖品收入,同时将依托时光网平台和院线渠道重点发展衍生品业务,加强 IP 运营与合作,提升公司非票房收入。

上影在去年12月启动“IP 影院合作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方式推进“IP 影院”业务。上影还在年报中提出将持续探索“影院 ”业态创新,在消费场景及业态叠加、跨界联名活动等领域积极创新,打造多元的“影院 ”文化产品矩阵,搭建“IP 影院”产品化体系,在分线发行背景下,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特色化的“电影 ”体验。进一步促进影院渠道的发展,持续推动观影人群数量增长。

金逸影视继续强化床厅、情侣厅、按摩厅、儿童影厅、剧场厅等特色主题影厅布局,丰富观众的观影场景选择,打造更舒适的观影体验。横店影视提出“4 1”模式,即在传统院线中开设传统卖品、广告宣传、连锁水吧及超市、互动娱乐体验等业态。

04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努力拓展营收渠道

在做好电影基础业务的同时,各个电影公司也利用自身优势,在产业链其他环节进行布局,希望能够整合相关资源、提高经营效率、创新体验模式、拓宽盈利渠道、实现价值最大化。

中影股份在国内电影行业中产业链布局最为完整,综合实力优势最为明显。中影股份继续探索分线发行新模式,此前已开发了覆盖2个平台、6家影投、影院近千家的中影“预约放映”,首批上线以来投放影片32部、预约成功8000余场,还联合国家话剧院开创“话剧进影院”新模式,联合央视总台开创“影院直播”新模式,为观众提供文化消费新体验。中影股份在年报中提出,2024年要当好供给侧改革“领头羊”,开拓“增量盘”。

上影股份、光线传媒和万达电影则希望通过自身影视IP运营在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领域扩展盈利渠道。

上影将大IP开发业务列为其主要业务之一,在内容焕新、商业开发和AI应用研发等方面进行布局。2024年,旗下的上影元将依托iNEW战略,采取多途径多形式进行IP内容焕新及商业开发。探索AI对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各项业务的赋能,实现内容焕新3年大提速,重塑超级动画厂牌;力争三年实现IP合作产品涉足5大领域30个行业、500个以上品牌,落地全国30个省份,合作商品GMV超百亿元目标。

上影股份表示,未来将重点布局“IP 游戏”赛道,依托上影元旗下众多IP,重点发力游戏赛道,通过授权、联合开发、投资入股等方式加紧重点布局“IP 游戏”等热门内容赛道, 加速丰富IP产品的商业化体系,在长周期内持续释放已积累的内容价值。

光线传媒在这方面布局较早,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开拓,逐步转向深耕运营阶段,其参与的扬州影视基地一期预计将于今年交付并投入生产运营。光线传媒年报表示,目前已有部分重点平台方、优质影视企业及剧组参观考察并释放合作意向,预计开园后将会有多个剧组入场拍摄。

光线传媒还在年报中公布了知识产权和相关专利的储备情况。报告期内,光线传媒及子公司新通过核准注册的商标31件,还新取得14件实用新型专利,主要为影视项目摄制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新取得1件发明专利,为影视项目摄制相关的发明专利。

万达电影在年报中提出“深化时光网IP合作,多渠道发展衍生品业务”。此前,时光网与泡泡玛特-Molly达成授权合作,首发baby-Molly新系列衍生品已于5月1日起陆续上线全国万达影院和万达星选商城,并计划在下属部分万达影院打造baby-Molly主题门店,还就暑期档电影《白蛇:浮生》与相关方展开合作打造衍生品线,后续也将对《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等动画IP进行衍生品开发。

万达电影同时表示,将以时光网平台为基础,持续进行市场调研,紧跟行业热点及动态,签约更多优质IP,并将与市场IP资源丰富的公司深化合作,推进IP授权或共享,依托公司院线阵地和新媒体直播矩阵,通过IP运营、衍生品研发生产及销售提高非票房收入。

/姬政鹏

编辑/谭 宇

责编/杜思梦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用户评论

 当前没有评论,赶紧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