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只有短剧导演才会告诉你的5件拍摄小事 | 对话曾庆杰

 2024-06-27 阅读:146 点赞:95

原标题:只有短剧导演才会告诉你的5件拍摄小事 | 对话曾庆杰

作者|阿Po

上一部作品《招惹》还在各大短剧榜单里霸榜,导演曾庆杰的新作《风月变》又继续在7月的短剧榜单里霸榜了。连续两部作品分账分别突破1700万、1100万,无疑让他也成为了短剧领域分账票房最高的导演。

曾庆杰是从2013年优酷“青年导演扶植计划”里和筷子兄弟、易小星等一起走出来的年轻网剧导演,原本是最早一批拍摄网剧的导演,浮浮沉沉几经行业迭代,在短剧热烈的时代真正红起来了。

一部“古装版史密斯夫妇”的中视频短剧《念念无明》让他跻身网友追捧的“网红导演”行列,绝佳的“氛围感”拍摄效果成为网友心目中“古偶正确打开方式”的范本。所以到了同样是古装的《风月变》,在大剧频出的暑期档,依旧被观众认为是引领古偶剧审美的存在。

对于曾庆杰来说,凭借古偶出圈只是个意外,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热衷科幻、喜欢讲求逻辑思维的自己算是不折不扣的理工男,早期的两部代表作《天才J》和《微能力者》也曾是小成本拿下不错口碑的代表。

“短剧导演”或者“古偶导演”的标签,更像是市场需求所向,整体制作节奏更短平快的短剧也好,国民刚需的女性向剧集也好,这些都不是曾庆杰认为的自己导演生涯的“终点”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再度对话曾庆杰,听他“摊牌”了更多当下古偶拍摄的小妙招。

第一招:小成本如何拍“大剧”?

在很多短剧还在以“剧组小破穷,真诚拍戏”的方式获得很多观众的同情与支持时,《风月变》开播第一集除夕夜蝶奴群出的情节中,画面与场面的震撼让不少观众坚定以为,这个出品过多部短剧爆款、诞生了单部短剧分账票房冠军的团队,终于获得了资本升级,能拍大片了。

《招惹》以单部1700 万分账打破微短剧票房纪录

在这一次与曾庆杰的对话之前,并没有人“澄清”过这件事,或许对拍剧的人来说,能在有限的条件里创造出“升级”的“错觉”是更值得骄傲的事情。事实如何呢?

曾庆杰自嘲,“你别看它(《风月变》)一上来好像挺大规模的,画面也稍微能唬得住人,真正仔细看你会发现还是挺穷的。”

很多人留意到,对比过往拍过的爆款短剧《念念无明》《虚颜》《招惹》这些单集10分钟、18~25集的体量,这一次的《风月变》单集时长升级为20分钟,总共22集,中视频的升级版。

总成本翻了一倍,时长也是翻了一倍的。曾庆杰觉得这是拍戏一定会遇到的事情:既然总的可支配成本变多了,就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样的话也在太多制片人和导演嘴里听见过,具体的“刀刃”是指什么?

《风月变》里一条最主要的街道场景,需要承担夷澜蝶奴入侵、除夕夜“蝶变”和女主唐千月苦等男主凌长风等重要情节,与《念念无明》时期的主场景街道相比,长度翻倍,视觉上就是更开阔和更繁华;《念念无明》的时候曾被网友吐槽和其他剧组的“撞衫率”很高,后来也没有再向别的剧组借衣服,好好地花了钱为主角们定制了几套衣服。以及……

“《虚颜》是最穷的时候,基本上整部戏只看见主角和身边几个人在演,这一次我们群演最多用到了140号人,算是蛮大阵仗了,除夕夜花灯节的时候,场面开阔了,人也多了,气氛也就更热闹了。”

大多都是排面上的问题,就好比观众在讨论S级大剧时讨论的是什么?片方说自己“花了很多钱、投入很大”是没用的,是否舍得用群演、砸大景是最直观的标准之一。

第二招:比起OS,更爱直接用镜头“说话”

2017年是国产网剧从野蛮生长进入精品化的一年,那一年拍网剧有两个最流行的关键词:美剧感,电影感。

2023年很少再有片方主动吹嘘这两个关键词,观众会将一些感觉很少或者很难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镜头感很强很有个人风格的拍摄表达归结为有电影质感的和有氛围感的拍摄。看得出观众还是很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标准的。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曾庆杰”三个字,会有大量的“他怎么这么会拍”的感叹。曾庆杰本人有些习以为常,他将“会拍”视为自己应有的对镜头叙事方面的要求,“导演用自己的手法 ,通过精准的镜头语言来描述一个剧情,会把这件事变得更加有趣。”

曾庆杰似乎乐在其中:“镜头语言是不用观众去学习的,当观众通过一个镜头语言产生很多联想,或者被一个镜头传递了某种情绪,这个镜头就是成功的。”

站在传播的角度通俗地解答就是,“观众如果get了导演镜头语言里的东西,就会有种从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心里会产生愉悦感,不单纯是为了看故事剧情这么简单,是带着参与感的,会想接着看下去,猜你接下来会表达什么东西,他们又能不能猜到什么?也因为他们get到了镜头里的叙事,他们也很愿意主动去和别人分享这些镜头,去寻找与自己同频的新的观众。”

如果从稍微专业一点的角度来说,这是源自于曾庆杰在专业认知里认为,电影语言绝大部分都是越精炼越好的,也就是“去水分”,好比5个字能讲完一个信息绝不用10个字来说,站在影视这种视听画面表达的艺术来说,能用镜头表达的信息就不需要用嘴巴讲出来。

“你可以用直白的台词、OS去完成一种写实的表达,在我看来,剧情到了某个阶段,人物不说话会比说话更有力量感。”

在用无声的镜头语言描述剧情时,势必会用到升格慢镜头,这两年的互联网盛传着对很多古偶拍摄滥用升格的不满,曾庆杰也听到过不少类似的吐槽,于是又有了对自己这种镜头语言的双面思考。

和电影观众坐在影院的黑盒子里专注看画面不一样,电视观众的多元观看场景会导致大部分人并非是时刻专注于画面,台词就成了辅助“听剧”的工具,曾庆杰意识到,想要拍出更大众化、兼顾更多不同受众的作品,或许需要适时地把自己的镜头方式往回“收一收”。

他直言自己不太喜欢动不动就在剧情里加入很多OS去解释,或者用很多对话往来的直白描述,确实一些老派的电视剧套路正在被摒弃;纯电影的手法对一部分非年轻的观众来说节奏太快了,尤其是侧面描述一多,同样不太友好。

又想升级做法照顾到更普遍的观众,又不想丢掉自己镜头语言的个人风格,于是他认为可以在情节密集时,适当运用升格慢镜头给与观众一些思考空间。比如《风月变》第一集的结尾,女主从被追杀的猎物到反杀的过程,慢镜头就给了观众理解女主身份转变的空间。

镜头叙事能力应该是导演的基本技能,在剧集领域是很珍贵的东西,或者就像曾庆杰正在思考的问题一样,电影叙事和电视剧表达的结合。

要让追求视听语言的导演放弃拍摄手法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现在拍剧也没有很多机会去玩镜头,或许等我以后没那么忙的时候再考虑拍一个单纯和个人的东西吧。”

第三招:怎样叠“氛围感”buff?

除了把钱“堆”在有排面的重场戏,以及坚持用镜头提升短剧视听感之外,曾庆杰还有一些自己的标准,比如“我喜欢用比较好的、有层次的灯光去描述一个更好的环境”是曾庆杰在导演工作方面的软实力之一,就是网友热议的“氛围感超好”的源头。

这样的灯光和大部分偶像剧里直接打出的无影光、大平光相比,看起来更自然了,甚至意识不到打光的存在,对灯光技术来说,实则是更复杂更贵的。

好看的灯光向来和“雪景”更配。这是曾庆杰听取了制片人和观众意见之后为《风月变》的雪景“加量”的原因,加量也会加价。

虽然曾庆杰表面上笑说拍这部戏就没离开过冬天,整部剧都在下雪,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就是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发生在冰天雪地的故事。”恰好也是冬天拍的戏,就不需要演员“冬夏颠倒”,大家拍得都舒服,不如就让观众通过“下雪”“梅花”“除夕夜”这些关键词去理解一下故事背景大概发生在北方的冬天。

“风霜雪雨、镜花水月”这些道具都是可以为古偶氛围感增色的东西,《风月变》里有雪,《虚颜》里也有很多“水”。

《虚颜》的主场景芊影山庄之一就被简约地设置了一张大床与一片泳池,场景隐晦地表示此处是用来寻欢作乐的地方。曾庆杰认为灯光与美术场景之间的配合是可以加分的,所以很喜欢在有水的地方加灯光,通过涟漪营造出水影,尤其是夜戏,不仅让灯光变得动感,再配合纱帘等道具,让氛围朦胧了起来。

《念念无明》截图

再比如古装剧里常用的灯笼也是很好的点光源道具,《念念无明》和《风月变》的长街上,总少不了大量的灯笼,都由美术组的师傅耗费大量的精力摆的既能让灯笼光恰到好处,又能让场景看起来精美,曾庆杰就是很乐于这样精准地将美术资源用在相对更出氛围感的地方。

“逆光也很容易把人的轮廓勾勒得很好看。”曾庆杰回忆起经常合作的摄影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打光不是为了它的光,而是为了它的影。”

很多极具氛围感的“名场面”也就都是这样来的了。

第四招:兴趣是科幻,拍戏还选擅长的古偶

工作和喜好,曾庆杰似乎分的特别清晰。河豚君问他想要拍出什么样的作品,他现在都会直说,“我喜欢的东西都不太好实现,所以也没有太多考虑去拍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现在可能只会去做自己擅长的东西。”

他口中“擅长的东西”就是让自己频频出圈的古偶剧,被网友热爱也好,接到媒体采访也好,都是因为新的古偶剧项目又被热议了,连身边爱人都会告诉他,“你就是很擅长拍古偶,你天生就是拍古偶的导演啦。”

再逼问几句,他会坦白自己热爱《新世纪福音战士》《攻壳机动队》,作为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的文科生,物理完全没落下,看《三体》是为身边人解释剧情的存在,找科幻作家认真探讨过拍科幻片的可行性。

“到头来发现自己出圈的还是古偶,不知道该怎么说,人生还是很奇妙的。所以我最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东西可能更好一点,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曾庆杰是从《天才J》与《微能力者》两部他跨入网剧行业的作品,也没什么人记得《微能力者》豆瓣开分8.7的成绩。再夸几句《微能力者》,曾庆杰又开始了对自己当时拍戏的反省,就像现在反省镜头语言用得太多是不是反而不太好一样。

“那个时候可能‘抛书包’太多了吧,经常会科普很多观众不知道的知识并且以此为荣,当时的弹幕生态也不如现在这么多真实的反馈,也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判断。后来我学会了去留意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剧,和我的认识是否匹配,在市场需要、我也可以做的范畴里慢慢研究一些微创新,让观众能接受的同时又能抒发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最好了。”

第五招:越拍越长,行业自有晋升之路

现在的曾庆杰和六七年前接受采访时相比,让人多少感觉有些被市场磨平棱角的低落,又或许是“85后”年过而立开始沉稳。

问他从长剧集跨入短剧圈,会不会有些落差,他直言确实短剧比长剧集轻松很多,这种轻松来自于短平快的筹备与拍摄可以快速跟随市场喜好的反馈做出内容调整,也来自于万一失败了也不会亏太多的高容错率,以及在拍摄上年轻制片人可以默许导演有更多的个人发挥。

影视行业肯定是会让人又爱又恨的,才会让很多人在这里生出理想,又不时慨叹。

比如曾庆杰这两年会想,中小成本的平台定制剧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骤减,让大量创作者和演员的工作际遇骤减,只能降维去更小的分账剧和短剧领域,或者在大剧里竞争一些很小的角色;又比如一个行业应该是用头部的内容和队伍去引领开发,因为他们足够有实力和影响力,能够平衡创新的投入与商业回报,又能够带动更大的一部分人去跟随创新,可怎么就变成了头部的内容固化求稳,让腰尾部的内容和队伍去创新呢?

当然作为创作者,行业人的惜才之心也为他们打开了上升通道。“现在只要拍出了一部(播出成绩)越级的剧,就会被更高等级的制片人看见,请你去拍更大体量、更高评级的项目,如果拍得不好,降级也是有可能的。”曾庆杰直言,从《念念无明》的出圈开始,就有A级以上长剧集制片人找到自己,之后每拍一部皆如是。

网友会将《念念无明》《虚颜》《招惹》《风月变》称为“曾庆杰四部曲”,并表示希望导演可以拍更多更长的作品,曾庆杰也笑说自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拍的短剧会越来越长了”。

最后再问他会不会再回到拍长剧集的队伍中去,他也没说,连着拍了六部短剧之后,曾庆杰今年才有空回佛山和爱人把结婚证领了,然后休息一段长一点的时间。再问到他接下来是否有拍长剧的计划?他表示因为签了保密协议所以目前不方便透露。不过网上已经传出了很多他下一部新剧的消息了……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