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抵制、官宣停播背后,《中国好声音》的一地鸡毛不只灿星买单

 2024-06-27 阅读:825 点赞:525

原标题:全网抵制、官宣停播背后,《中国好声音》的一地鸡毛不只灿星买单

搜狐娱乐专稿(可凉、庄自修/文)第一音综的王座,《中国好声音》搭建了12年;但崩塌,只用了8天。

8月25日11时,浙江卫视官方微博称,“鉴于对观众和网友反映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的问题正在调查之中,该节目暂停播出。”当天晚些时候星空华文发布公告,称“全力支持浙江卫视的该决定及行动”。

从8月17日至25日,扩散全网的争议与讨论,以#中国好声音暂停播出#话题在热搜第一高挂8.8小时宣告结束。但其带来的影响,却不止于此。

曾经综艺行业的巨大荣耀,腐蚀为一个巨大的伤口,这个伤口将由谁来负责、又如何治愈,需要《中国好声音》背后的星空华文(灿星制作)解答,也是整个综艺行业的共同课题。

谁在填《中国好声音》的窟窿?

留下的第一个问题,首先交到了浙江卫视手里。更新当日宣布《中国好声音2023》停播,平台该如何应对突然的内容缺口?

综艺制片人林小姐表示,类似情况会有预案:“肯定不会‘开天窗’,他们决定停播肯定是做好了排播的准备,提档电视剧或者重播经典综艺都可以。”事实也是如此,8月25日晚,浙江卫视加更了一集《冰雪尖刀连》。虽然不至于“开天窗”,但黄金档的内容空缺,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而利益遭到损害的直接关联方除了浙江卫视,还有各大赞助商。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赔偿他们的损失。

过去8天里,对《中国好声音》的愤怒在不断扩散。8月21日有报道称《中国好声音2023》回应还将正常录制和播出后,网友们开始向累计23家赞助商发起抵制,并因此出现了某品牌直播间主播的舆情事件。赞助商遭遇的损失,已经不止于节目违约或失去曝光机会。

那么,这种损失该如何赔偿?可以参考下行业内的惯例。林小姐表示,主要有两种常见的形式:“平台要么是赔款,要么是用其他项目权益补偿赞助商。到底怎么操作,就看赞助商和平台合同中是怎么规定的。”

而据资深综艺统筹小高高介绍,如《中国好声音》这样的S 项目,能够入场的赞助商与平台达成的合作大多都不是单次合作,而是年框战略合作。

“费用方面,除了赞助费,里面还包含很多资源置换;形式层面,不仅会赞助这一个节目,可能还会投放该平台的其他节目。”小高高说。

在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下,如《中国好声音2023》这种因负面舆论导致的、不可抗因素的停播,双方也会形成有效沟通,“如果只是暂时停播,赞助商一般不会有什么新动作,等到能播时正常播就行;如果不能播,或者停播时间过久导致赞助商有比较大的损失,平台会通过其他资源置换来补偿赞助商。”

第三个问题,或许要交给整个综艺行业。

《中国好声音》停播的负面影响,是否会扩散至更多节目,影响品牌投放和播出?

短期来说,小高高认为对综艺投放的影响不会很大:“《中国好声音2023》停播一事,只是单个节目的单个舆情造成的特例,并非某一类节目受限,所以并不会影响整个行业综艺投放状态。”

但长期来看,事件对综艺行业的影响或许是深远的。林小姐指出:“这此事件会使大众对于综艺行业的成见加深了,因为以前大家就觉得综艺有剧本、假,灿星这个事件一出来,夯实了大家对行业的成见,之后再做此类综艺,就会越来越困难。”

“所以说,目前《中国好声音2023》停播可能是最好的结局,否则之后录制也会很尴尬,选出来的冠军也不会服众,那么捧出来的冠军也没有意义了。”

《中国好声音》大幕落下,留给行业内外的是一地鸡毛。面对这个12年长寿IP留下的巨大伤口,不只是播出平台和赞助商,要为之买单的还有整个行业。近两年相对处于低潮期的综艺产业,再度面对考验。

星空华文的至暗时刻

8月25日,灿星制作的母公司星空华文收盘价为54.6港元,市值217.6亿港币;而8月17日的收盘价是124港元。总计6个交易日,累计跌去了超过270亿港元,这很可能是今年文娱类公司最惨烈的跌幅。

而星空华文的危机,来得比这早得多。

走过早期的辉煌,《中国好声音》在2016年被第一季导师刘欢提起诉讼,指其侵权、不尊重原创作者;2017年陈奕迅更是参加节目后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节目组曾要求自己特殊关照某些学员。

公司旗下负责《中国好声音》学员演艺经纪签约的演艺经纪公司梦响强音,更于2020年、2021年产生7.68亿元的巨额商业减值。

而星空华文与《中国好声音》的利益绑定,又过于紧密。在招股书风险因素里,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依赖于我们的主要综艺节目,该等节目口碑的潜在下降或会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综艺节目IP制作、运营及授权,根据2022年财报显示,该业务在总收入的占比达到80%左右;而《中国好声音》是星空华文最大的综艺收入来源,2019年至2021年分别贡献收入4.90亿元、3.24亿元、2.56亿元。

或许与许多人的认知不同,这个已经走过12年的长寿IP,至今仍然能在播出日稳居卫视收视第一,甚至在8月18日舆情扩散的情况下依然以收视率0.69%、市占率4.65%的表现连冠。

这就保证了节目本身的投放价值,今年还能有23家赞助商入场。如小高高所说:“投放价值是由它的收视率决定的,《中国好声音2023》播出四期,收视一直排名第一,所以节目本身的投放价值还是很高的。”

林小姐进一步指出:“节目这么多季了,目前处于衰减的规律里面,但作为一个老牌IP,作为一个每年夏天都必上的大热节目,它相比一些新的综艺节目,还是有巨大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节目受众的稳定和“念旧”。

但一方面,《中国好声音》的商业价值伴随着主流受众的离场降低,历年营收肉眼可见地出现了下滑;另一方面,12年的市场变化,让音综的各方面价值都在下降,《中国好声音》的造星能力早已不复当年,上一个出圈的学员还是2020年的单依纯。

当节目真正被叫停,星空华文迎来伤筋动骨的“至暗时刻”。而影响还不止于此,林小姐认为,灿星制作的商誉在事件中受到了影响,“最近好多人爆料跟灿星合作时的不愉快,暴露出灿星内部管理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改变,请从现在开始

一定程度上,《中国好声音》这次的舆情危机,也不只是针对节目本身,也代表了观众对近年来综艺内容的情绪。

曾几何时,《中国好声音》是综艺市场的破局者,推翻曾经“卖惨”、看脸、毒舌评委的综艺乱象,给了热爱音乐的人一个造梦空间。

但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在彼时的行业内悄然滋生。类似的“造假”,在“真人秀”流行的这些年,成为撕碎观众沉浸感的大手。尤其是在近年来,综艺几乎是以制造争议性话题,作为出圈的主要手段,比如音综中可以制造阵营对立,或者如小鬼王琳凯与乐评人梁源的冲突,而类似话题对节目本身的拉动已经越来越弱。

当综艺的价值成了制造“乐子”,其原本的内容价值基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一些无底线综艺造成的市场乱象。

正如林小姐所说:“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出来,就是大事了。再做这种竞赛类节目,至少规则是公平公开公正的。”

“哪怕你给我演,也要演得真实一些。”

对于《中国好声音》的关联方,还有一地鸡毛要慢慢扫;而对于更多综艺制作方和从业者们,事件也值得被长期记住,在近几年的市场环境下,行业有做出改变的理由。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